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

淡水(「滬尾」)台灣第一所女子學校「淡水女學堂」



日期:1862/7/18
滬尾(淡水)開港
北門鎖鑰淡水港
鴉片戰爭所訂的南京條約,福州被列為通商港口,使英 國人打開了中國的門戶。由於福州並非理想商港,使英國人偷雞不著,反而蝕了大把米,於是目標轉為台灣,因為台灣是香港、上海間的中途站,而雞籠(基隆)煤 礦更是英人垂涎的「煤水站」,乃要求更改口岸,但均遭清廷拒絕,於是在台設通商口岸成了英國人「努力」的目標,繼簽的天津條約,便開潮州和台灣(安平)二 口岸,安平海口淤滯,收泊不便,再簽「北京條約」時,即贊同於滬尾設關。1862 年今日(同治元年 6 月 22 日),滬尾海關正式借水師守備舊營房,設關徵稅。

「滬尾」是淡水的舊稱,由於發音近似「雨尾」,故有人誤為「下雨」之意,其實「滬尾」是平埔族語 Hoba 的轉音,原來的意義如何?已難查考,不過淡水人所稱「滬」,係以碎石圍築於海坪,水滿時,魚群游藏其中,水退捕之,滬尾實為滬下之意。
滬,滬尾,滬瀆

淡 水山明水秀,有「東方那波里」之稱,日人則認為其有長崎之情調、鹿兒島的風光。淡水昔為凱達格蘭族(淡水社)所居,1629 年為西班牙人佔領,1642 年易手成荷蘭人轄區。鄭成功復台,初隸天興縣,後隸天興府;有清時代,建府時期,淡水隸諸羅縣 39 年,1723 年改由淡水廳所屬淡水堡、後芝蘭堡共達 87 年之久。1875 年設「台北府」,屬淡水縣芝蘭三堡。建省時期,改屬台北府淡水縣管轄,一直到讓台。

淡水港久為海權國家所覬覦,西、荷曾據作貿易和傳教拓殖重地,後因港口逐漸淤淺,而繁榮被對岸八里坌(八里)所奪,乾隆末年,八里坌沒落,淡水港再度發達,1862 年開港後,外商雲集,成了淡水港全盛時期,更帶動了艋舺、大稻埕的繁榮,淡水港成為當時台灣最大貿易港。

中法戰爭,淡水成了戰場,劉銘傳部隊李彫恩曾以 8 隻商船,裝滿石條、石塊,沉入淡水港口,阻止法艦入侵。戰爭洗禮後的淡水,從此一蹶不振。光復初期,福州、廈門商港仍進出淡水,一度有興起之象,然中央政府遷台,淡水港即被封鎖。

紅毛城後側山崗上有中法戰役時興築的「古砲台」,城門上有劉銘傳題「北門鎖鑰」;古砲台俯覽淡水河海口,潮起潮落,古今興衰,令人無奈。

◎歷史台灣內容節錄自莊永明先生著《台灣紀事(上)(下)》一書(時報出版社出版),著作權屬莊永明先生所有,非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。



 2012.6.20

我今天到淡水馬偕"遺產"和欣欣向榮的老街 (與懷恩堂的二班日文師生)走一回 雨中/漲潮的淡水河很美
(世堂似乎藏有不少淡水河的畫作不過我還沒機會欣賞)




淡水是北台灣唯一特有結合傳統建築、人文觀光價值的小鎮,在新北市升格後,淡水的城市定位將重新被定義,不僅是景觀,淡水人文特有氣 息,造就無數知名的台灣藝術家,且區域內有很多「古」、「今」、「中」、「外」的歷史古蹟,每年吸引遊客高達800萬人次,足以顯示其特殊的城市定位。

 淡水區位於台灣新北市西北沿海,位於淡水河的出海口北側,北鄰三芝區,南鄰台北市北投區,西濱台灣海峽,西南與八里區以淡水河一水之隔。河光山水、風景秀麗,自古為台灣八景之一,昔日並有「東方威尼斯」之稱。在歷史上曾經是台灣第一大港,也是西方文明在台灣北部散播的起點。

歷史


《進入淡水港(Entrée du port de Tamsoui ou Hou-ouéï)》/ 素描/ Imbault-Huart/ 1893年
早期淡水是東南亞海路的中途站,大屯山又是極好的航途指標,因此至今七千年來一直有人類入居淡水,以部落形式過著漁獵、放耕的生活。淡水原住民皆屬居住於台北一帶的凱達格蘭平埔族住民,早期中國日本的船隻,經常停泊淡水,與他們從事貿易。
16世紀,西方的海權強國開始逐鹿亞洲。台灣優越的地理位置,更是引起他們的注意。西班牙人為了確保菲律賓的經營,並為了和對抗,最先佔領北台灣,並在1628年建造了「聖多明哥城」(San Domingo),即今日的紅毛城1642年,佔領台灣南部的荷蘭人北上,驅逐西人並重新築城。他們除了鎮撫平埔族,也招聚漢人來此拓墾,並致力於硫磺鹿皮及土產的運銷,更利用淡水為港口和中國商人互市。
1661年鄭成功渡海東征,驅逐南台灣的荷蘭人,淡水也暫歸明鄭。此後,淡水除了原有「漢番交易」之外,漢人已漸漸到此從事拓墾,直到鄭氏降清。漸漸的,淡水因與大陸最近,本身又為良港,「滬尾」由漁村漸成街庄和通商港口。

1860年之淡水開港


從淡水英國領事館遠眺港口,確實日期不詳,大約是19世紀末期
1860年天津條約簽訂後,淡水正式開港。所有外國船隻來台灣後只能限定到通商口岸進行貿易,在其他口岸交易者一律視為走私。1862年,淡水正式開始徵收關稅。1863年,英國為了避免原本已經在雞籠(今基隆)活動的商船被視為走私,便要求另開雞籠為淡水的外口,清廷也認為在雞籠增設海關有助於稅收,從此以後,淡水和雞籠便成為外國商人雲集之地。
樟腦硫磺染料等土產的輸出和鴉片、日常用品的進口,不但使淡水成為全台灣最大的貿易港,也讓淡水躍升國際舞台。不僅英國人在紅毛城設領事館,各國洋行也都到淡水設行貿易,淡水因此進入黃金時代。淡水不但在貿易上獨佔鰲頭,也成為西方文化的登陸台灣的門戶。
到了日治時代,淡水渡過了黃金歲月,但卻因河道日漸淤淺、大型船舶出入不便,加上日人領台後,大力建設基隆港,兼以台北、基隆間鐵路之便,終而取代了淡水昔日的地位。但是日本政府帶來的強勢公共建設,以及高度的行政效率,不僅讓淡水港一息尚存,也讓它成為附近鄉鎮的行政及文化中心。




台北校區

  • 小白宮:建於1875年,為馬偕博士所建的西班牙風格建築,其時用作宿舍。後面小樓原是其書房,現為前校長宿舍。
  • 理學堂大書院:建於1882年,是台灣最早的理學堂,現為真理大學校史館(本館)所在。
  • 校長公館:建於1875年,為馬偕博士所設計的西班牙風格建築,其時用作宣教師宿舍。
  • 紅樓:建於1906年,共有兩座。二者皆為吳威廉牧師所建的半西班牙風格建築。前者曾為女宣教師宿舍,所以別稱姑娘樓,現作為校長辦公室。後者則設有半地下室,其時用作車庫,也曾為吳威廉及明有德等人的宿舍,現為教職員餐廳(真善美餐廳)。
  • 大禮拜堂:建於1997年,共設10層(包括地下及屋頂部份)。當中,大禮拜堂可容納最多約1500人,小禮拜堂則可容納最多約180人,而階梯教室可容納最多約160人。大禮拜堂也設有由荷蘭管風琴廠佩爾斯(PELS & VAN LEEUWEN)以手工製造的巨型管風琴,是台灣最高兼為首台設有32呎音管的管風琴。它的外部採用哥德式的設計風格,而內部則以傳統設計為本,以配合上述禮拜堂的建築設計。它與周邊建築共同組成具有古蹟風貌的建築群。

    大禮拜堂,座落於正門旁,真理大學(台北校區)的校徵



民國81/1992年內政部營建署便通過的淡海新市鎮開發案,一直被視為當時台北縣最重要的發展計畫。經過了近20年的時間,佔地達1756公頃的淡海新市鎮,目前已開發或標售面積卻不到1/3,因此能開發的空間仍相當足夠。


*****


日期:1884/1/19
台灣第一所女子學校「淡水女學堂」校舍落成

台灣第一所女子學校


台灣北部基督教長老教會開拓者──馬偕博士,不僅在傳教方面是位播種者,他對台灣醫療、教育、農藝的撒種,也功不可沒,難能可貴的是他還是創辦台灣女子教育的先驅人物。

「男主外,女主內」的傳統觀念,使以前的女子是大門不出,二門不邁,因此拋頭露面上學校是不可思議的事。

1883 年,馬偕選擇在牛津學院的東鄰,建造淡水「女學堂」,1884 年今日位於砲台埔的校舍落成,當年的 3 月 3 日舉行開學典禮。儀式十分隆重,敦請英國領事主持,有 100 餘名宜蘭方面的信徒前來參加,這是台灣女子學校教育的濫觴。

台灣第一所女子學校──淡水女學堂,招生時就發生了困難,沒有幾個人自願入學,馬偕乃以「完全免費,為學生支付路費,供食宿、衣著等條件做為鼓勵」,第一期才招收了 34 位女學生,而且大部分是宜蘭方面的平埔族,漢人沒有幾位。

「淡水女學堂」在中法戰爭時,遭到砲擊,幸無重大傷害;日閥據台,欲開辦教育,伊澤學務課長曾率「六氏先生」(即「芝山岩事件」被殺「國(日)語傳習所」教師)參觀「牛津學堂」、「淡水女學堂」,對學校環境、設備頗多贊許。

1907 年,文學士金仁理「姑娘」擔任「女學堂」校長,於課程上完全更動;此後學生漸多,師資陣容也愈堅強;1915 年,因建築物不敷使用而予改建,暫停授課 1 年。1916 年 5 月,新校舍竣工,更名為「淡水高等女學校」,分為預科 4 年與本科 4 年。

1910 年,又於「女學堂」之東南鄰增設「婦學堂」,由高哈拿女士負責,推展婦女教育。

1922 年 11 月 1 日,日閥頒布新的教育令,不准立案學校教授聖經,淡水高等女學校為避免向日本政府立案,乃再改名為「淡水女學院」,以便能傳授聖經。

光復後,「女學院」一度與「淡水中學」合併,改稱淡江中學男子部、女子部。1948 年,女子部又獨立設校,校名「純德女子中學」,1956 年再與淡江中學合併,此後,這所已有 70 餘年歷史的台灣第一所女子學校不再單獨存續。

馬偕創辦「女學校」,雖說是訓練女性傳道工作,但他在台灣婦女地位低落的時代,將「婦女新知」教育給台灣女子,足見他的高瞻遠矚。
 
◎歷史台灣內容節錄自莊永明先生著《台灣紀事(上)(下)》一書(時報出版社出版),著作權屬莊永明先生所有,非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。

沒有留言:

網誌存檔